文章來源:維也納聲學 時間:2024-09-22
詳細介紹
一,、自然混響音樂錄音棚
自然混響音樂錄音棚主要用于錄制傳統(tǒng)的交響樂及室內樂,。因此,,其規(guī)模通常是大、中型的,。錄音室應有足夠大的容積,以便獲得良好的低頻聲擴散,,以及聲音的平衡和融合,,避免產生聲飽和現象。實踐表明,,對于50-80人的樂隊,,錄音室的容積不能小于3500m;對于10人左右的小型樂隊,,容積應在2000m3左右,。
1、體型
體型設計要考慮棚的長,、寬,、高比例,并注意防止兩平行墻面之間產生多重回聲,。
為使錄音棚有良好的聲擴散和均勻的聲場分布,,通常需在墻面和頂棚做擴散處理,可設置各種不同尺寸的擴散體,。擴散體中以球切面最佳,,其次是圓柱體、多邊狀錐體和三角形柱體等,。
2,、混響時間
自然混響音樂錄音棚的混響時間,通常要低于同容積音樂廳的混響時間,?;祉憰r間長了,會嚴重影響清晰度和各聲部的層次感,。其混響時間最佳值通常為1.2-1.4s,。
低頻125Hz混響時間相對于中頻的提升量也宜低于音樂廳,,因為低頻混響時間長了,會影響樂器的質感和清晰感,,通常選用中頻混響時間的1.1-1.2倍,。
高頻混響時間原則上要求不低于中頻,否則會影響高音樂器的亮度,。但實際上較難做到,,特別在大型音樂錄音棚內,由于空氣對高頻聲的吸收較多,,使高頻聲衰減較快,。因此,允許高頻混響時間稍短于中頻,。
3,、早期反射聲
在直達聲后50ms以內到達的反射聲有助于提高直達聲的強度和增加親切感,從而增加錄音音質的活躍度,。當錄音棚體積很大時,,傳聲器位置處容易缺乏足夠的早期反射聲。對此,,通常采用的解決辦法是在傳聲器位置周圍設聲屏障或設置其它反射面,,也可以懸吊頂部反射板,調整其高度和角度,,使反射聲到達傳聲器,。
4、背景噪聲控制
自然混響音樂錄音棚要求很低的背景噪聲級,,其允許噪聲標準為NR-20,。為了達到這一標準,要做好維護結構的隔聲和空調系統(tǒng)的消聲設計,。
錄音棚主體結構與建筑的其它部分應分開設置,。墻體必須采用重結構,如490mm厚磚墻,。當周圍環(huán)境噪聲級較高時,,應設置雙層240mm厚磚墻,中間留100-150mm厚空氣層,,或具有相當的面密度的雙層鋼筋混凝土墻體,。
錄音棚屋頂應采用180-240mm厚現澆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屋頂下再加上一層隔聲吊頂,。隔聲吊頂可采用紙面石膏板,、水泥纖維加壓板(FC板)等制作。
錄音棚的門和觀察窗也應該有相應的隔聲量。
空調系統(tǒng)的噪聲控制包括控制氣流噪聲,、減少風機噪聲通過管道的傳聲以及隔離空調,、制冷設備的固體傳聲三個方面,必須認真對待,。
對于中小型自然混響音樂錄音棚,,如設在業(yè)務樓或其它主體建筑內時,必須設置“浮筑”結構,,及“房中房”的結構形式,。
二、強吸聲多聲道錄音棚
強吸聲多聲道錄音棚的特點是講各樂師(或器樂組)分別安排在互相隔離的空間內,,分聲道錄音,,然后,根據需要通過電聲設備對各聲道進行加工(如加人工混響,、調整電平等)后合成。
強吸聲錄音棚要求短混響,,且具有接近平直的混響時間頻率特性曲線,。按棚的容積,中頻(500Hz)混響時間可控制在0.4-0.6s范圍內,??紤]到控制低頻混響較為困難,允許低頻提升(相對中頻)1.1倍,。隔離小室內的混響時間控制在0.3s左右,。
各小室之間應有一定的隔聲量,即傳聲器之間具有一定的隔離度,,一般認為至少大于15dB,。
隔聲小室的面積一般較小,為防止共振頻率的簡并,,小室的比例應嚴格控制,,通常采用不規(guī)則體型。
三,、強吸聲與自然混響組合錄音棚
對某些樂器,,如弦樂、木管樂錄取直達聲后,,追加人工混響的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聲音不自然和缺乏柔和感。因此,,需要有自然混響和強吸聲相結合的錄音棚,,即在棚內設置強吸聲的隔離小室,同時具有較長混響時間的大空間,根據需要配置各類樂器,,進行分聲道錄音,。
可在同一個錄音空間內劃分出寂靜區(qū)與活躍區(qū),即在其一端通過強吸聲使混響時間很短(寂靜區(qū)),;在另一端,,不做或少做吸聲,使混響時間增長(活躍區(qū)),。錄音時,,根據各類樂器對混響聲的不同要求,配置在不同的區(qū)域內,。為了使寂靜區(qū)和活躍區(qū)在音質上有明顯差別,,通常用各種活動隔板和聲屏障,對不同區(qū)域進行分隔,。
四,、多功能音樂錄音棚
多功能錄音棚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可變聲學條件的聲學環(huán)境來滿足多種錄音要求的錄音棚。
為使錄音室混響時間可調,,在多功能錄音棚的墻面和頂棚設置可調吸聲結構,,并備有活動吸聲、隔聲屏障,,以便需要時圍成隔聲小室,。
多功能錄音棚設計中,可調吸聲結構的設計是關鍵,。這種可調吸聲結構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可調幅度大,吸聲棉暴露時為強吸聲結構,,反射面暴露時幾乎不吸聲,;
2、在80-8000Hz頻率范圍內各頻帶吸聲的調幅量接近相同,;
3,、處于反射狀態(tài)時,不產生聲學缺陷,,仍具有良好的聲擴散,;
4、使用中便于操作,、控制,。